拓宽产业“牛路子” 富了村民“钱袋子”
夏日,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深沟村肉奶牛养殖大棚,养殖户马忠英正在给牛喂草、打扫牛舍、察看每头牛的生长发育情况,这些都是他每天的“必修课”。
马忠英原来长期在外务工,独自辗转西安、新疆、兰州等地,与家人相处的日子总是聚少离多,一直希望能够回乡找个稳定工作,陪伴家人。
【资料图】
2019年马忠英得知村里人开始养肉奶牛,发展养殖业,并且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后,他果断结束了在外务工的生活,回村贷款购买了6头牛,开启了养殖产业发展之路。
“母牛生下的牛犊,我不急着卖钱,而是留下来饲养,不断扩大再生产,目前存栏41头。预计今年底可出栏30头,纯收入可达8万元。”马忠英一脸自信地说。
极乐乡深沟村共295户1406人,肉奶牛养殖户100户,肉奶牛养殖成为村里主导产业。近年来,深沟村结合实际,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种植养殖基础,深耕牛产业,积极探索出了“组织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种草养牛、集体增收、村民共富”的肉奶牛产业发展模式,推行“大户+散户”带动千家万户的发展思路,将支部建在牛产业上、把党员聚在牛产业上、使群众富在牛产业上。先后累计投资170万元实施肉奶牛集中养殖补短板项目,建设集中养殖牛棚两间,占地面积0.33公顷,建立家庭牧场4家,辐射带动50户300余人,人均年增收1.5万元,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。通过发展肉奶牛养殖,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7500元提高到1.45万元。
“今天这批酸奶要抓紧时间送到市区各个销售点,商家要的比较急,千万不要耽误,路上一定注意安全。”还未走进深沟村伊乐酸奶坊就已经听到脱贫户马秀英爽朗的声音。
伊乐酸奶坊成立于2018年,是一家集鲜奶收购、酸奶生产、销售为一体的乳制品企业,生产的老酸奶因原料地道、无任何添加、工艺规范、口感新鲜纯正,多年来获得了一致好评。
“早期,村里人前前后后开始养肉奶牛,发展养殖业,但牛奶销量不佳,供过于求,于是我就想利用现有奶源的便利条件,发展酸奶加工业。”伊乐酸奶坊负责人马国成说,创业之初,只有我们两口子。通过近几年的发展,现在有员工30余人,技术人员4名,配送车辆5辆,日处理鲜奶量达4吨左右,日销售酸奶5000余碗,年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,帮助解决村内100余户奶牛养殖户鲜奶销路问题,辐射带动户均增收2万元,提供就业岗位30个。
为了进一步拓宽产业“牛路子”,优化产业链,帮助养殖户增收提振信心。深沟村将奶业振兴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主抓手,积极探索形成“奶牛良种繁育、鲜乳生产、酸奶加工”为一体的奶牛养殖产业链,筹资80万元,带动注册成立3家酸奶加工小作坊,年营业额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。通过种养结合,不断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,促进奶业提质增效、农民增收致富。
酸奶的热销让鲜牛奶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,让村民实现了“抱团发展”。“为了做到科学养殖,从源头上保证鲜奶及奶制品的质量安全,我们与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积极对接,开展了奶牛结核病、布鲁氏菌病‘两病’检测,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建立奶牛‘个体档案’,采用‘一牛、一证、一号’制,通过耳标上的编号,就可追溯到奶牛的产奶量、原料奶质量、健康状况等信息。随着西宁市第一张‘奶牛健康证’的落户,意味着我们奶牛养殖户和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迈上了新台阶。”深沟村党支部书记马村寿介绍说。
“极乐乡将紧紧围绕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经济的需求,继续深化‘党建引领、党员带头、人才联建’的产业发展模式,做足做深做细‘牛’文章,以发展优质、高效、安全、生态产业为主线,继续打造酸奶品牌、研发新产品,让酸奶产业成为农民致富产业,不断让百姓的钱袋子‘鼓’起来,群众幸福指数高起来。”极乐乡党委书记马美娜如是说。